党史学习教育

【沿着项目学党史】万安项目与井冈山的红色印记

  • 2021/05/20 00:00:00
  • 来源:
  • 作者:
  • 7781次阅读

万安枢纽二线船闸有着千里赣江第一闸之称是国内前五、世界前十超高水头差单级船闸项目地处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芙蓉镇坐落在赣江中上游距革命老区井冈山120公里左右

井冈山红色印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了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小井红军医院故事、黄洋界战争等。

茅坪八角楼

1927年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在八角楼上办公和居住的时间最长。期间,为了厉行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自从宣布规定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便经常只亮着一盏燃着一根灯芯的青油灯,毛主席就在这盏如豆的油灯下工作至深夜。并在八角楼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对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经验予以总结,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于1987年始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里安息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4万8千多名革命烈士,其中可以追溯姓名的只有15744名,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们,在吊唁大厅特为他们立了一块汉白玉的无名英雄纪念碑。

井冈山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井冈山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

博物馆内“一号工程”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综合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陈列,陈列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形式生动,能够准确地向广大观众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实践

万安项目部在项目策划时就将党建工作写入了总体设计。项目党支部现有党员12名,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上井冈山接受红色洗礼。项目党支部依托井冈山精神,建立“一馆四廊”和党员活动室,打造全方位学习教育平台,将井冈山精神转化为项目攻坚克难、推动生产的强大动力。项目部荣获了中交集团优秀党员活动阵地、江西省“平安工地” 、江西省模范职工之家、吉安市“工人先锋号”、万安县爱心单位等多项荣誉。